首页
归档
友链
关于
Search
1
十年之约RSS聚合订阅服务上线
1,915 阅读
2
网易云音乐黑胶会员月月免费赠送
1,814 阅读
3
工资发放日的区别
1,404 阅读
4
rsyslogd内存占用过高解决方案
1,215 阅读
5
Apple M1 使用nvm管理并安装Nodejs
1,195 阅读
零碎
标本
码海
工具
其他
登录
Search
标签搜索
摄影
北京
旅行
Java
学习笔记
Linux
生活
教程
SpringBoot
服务器
软件
Windows
系统
Spring
福利
服务
十堰
南阳
git
日记
萧瑟
累计撰写
142
篇文章
累计收到
755
条评论
首页
栏目
零碎
标本
码海
工具
其他
页面
归档
友链
关于
搜索到
19
篇与
学习笔记
的结果
2021-10-01
JAVA使用ROME生成RSS订阅
JAVA使用ROME生成RSS订阅,ROME是一组Atom/RSS具类,它用Java来操作大部份RSS。ROME可能是目前最完善的开源聚合工具, ROME 支持绝大多数的RSS协议。
2021年10月01日
382 阅读
0 评论
2021-09-30
Java线程等待
最近十年之约的RSS订阅升级了,原本订阅地址失效了,不想错失大佬们发表的精彩博文,故向创始人申请了一个API权限。 谁知道大量请求造成错误: 429 Too Many Requests , 后来发现是我请求过于频繁了。我就想到可以将线程等待几秒再执行,每天大概就请求接口这一次,不在乎数据是否实时。所以找到以下方法并做个记录。方法一:通过线程的sleep方法在需要程序等待的地方加入这个语句,实现让程序等待,这里的参数1000是以毫秒为单位,即这语句可以让程序等待1秒。Thread.currentThread().sleep(1000); 方法二:TimeUnit类里的sleep方法TimeUnit类提供的方法,其实底层调用的也是Thread类的sleep方法,让程序进行等待。只不过他在上层根据时间单位进行了封装,如下列代码,共有7种可以选择,可以方便的选择自己需要的时间单位进行使用。TimeUnit.DAYS.sleep(1);//天 TimeUnit.HOURS.sleep(1);//小时 TimeUnit.MINUTES.sleep(1);//分 TimeUnit.SECONDS.sleep(1);//秒 TimeUnit.MILLISECONDS.sleep(1000);//秒 TimeUnit.MICROSECONDS.sleep(1000);//微妙 TimeUnit.NANOSECONDS.sleep(1000);//纳秒
2021年09月30日
260 阅读
2 评论
2021-09-11
CentOS 7 登入系统的用户信息管理
查看登陆用户[root@localhost ~]# w 18:05:04 up 22 days, 17:16, 1 user, load average: 0.05, 0.10, 0.07 USER TTY FROM LOGIN@ IDLE JCPU PCPU WHAT root pts/0 192.168.25.127 182月21 12:10 0.21s 0.21s -bash root pts/2 192.168.2.10 16:50 1:39m 0.01s 0.01s -bash root pts/3 10.5.0.118 18:01 27:39 0.01s 0.01s -bash root pts/4 192.168.25.127 18:26 2.00s 0.04s 0.02s w登出已登录用户[root@localhost ~]# pkill -kill -t pts/0查看用户是否被登出[root@localhost ~]# w 18:05:50 up 22 days, 17:16, 1 user, load average: 0.05, 0.10, 0.07 USER TTY FROM LOGIN@ IDLE JCPU PCPU WHAT root pts/2 192.168.2.10 16:50 1:39m 0.01s 0.01s -bash root pts/3 10.5.0.118 18:01 27:39 0.01s 0.01s -bash root pts/4 192.168.25.127 18:26 2.00s 0.04s 0.02s w
2021年09月11日
242 阅读
4 评论
2021-05-31
Git常用命令笔记
Git图形化界面用的还可以,但是命令太多有些不太会了,索性做一个笔记跟大家一起学习下Git命令的用法... 一般来说,日常使用只要记住下图6个命令,就可以了。但是熟练使用,恐怕要记住60~100个命令。 下面是我整理的常用 Git 命令清单。几个专用名词的译名如下。Workspace:工作区 Index / Stage:暂存区 Repository:仓库区(或本地仓库) Remote:远程仓库一、新建代码库# 在当前目录新建一个Git代码库 $ git init # 新建一个目录,将其初始化为Git代码库 $ git init [项目名称] # 下载一个项目和它的整个代码历史 $ git clone [项目地址]二、配置Git的设置文件为.gitconfig,它可以在用户主目录下(全局配置),也可以在项目目录下(项目配置)。# 显示当前的Git配置 $ git config --list # 编辑Git配置文件 $ git config -e [--global] # 设置提交代码时的用户信息 $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name]" $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email address]” # git 修改当前的project的用户名的命令为: $ git config user.name 你的目标用户名; # git修改当前的project提交邮箱的命令为: $ git config user.email 你的目标邮箱名; # 如果你要修改当前全局的用户名和邮箱时,需要在上面的两条命令中添加一个参数,–global,代表的是全局。 # 命令分别为: $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你的目标用户名; $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你的目标邮箱名; # 临时 http 代理 # 地址和端口换成自己的代理服务器 export http_proxy=http://127.0.0.1:7777 export https_proxy=http://127.0.0.1:7777 # 永久 http 代理 $ git config --global http.proxy http://127.0.0.1:50015 $ git config --global https.proxy http://127.0.0.1:50015 # 手动修改修改配置文件方式 # 进入用户名根路径,找到 .gitconfig 文件,修改为 [http] proxy = http://127.0.0.1:50015 [https] proxy = http://127.0.0.1:50015 # 查看 http(s) 代理情况 $ git config --get --global http.proxy $ git config --get --global https.proxy # 永久 socks5 代理 $ git config --global http.proxy socks5://127.0.0.1:50014 $ git config --global https.proxy socks5://127.0.0.1:50014 # 修改配置文件方式:进入用户名根路径,找到 .gitconfig 文件,修改为: [http] proxy = socks5://127.0.0.1:50015 [https] proxy = socks5://127.0.0.1:50015 # 查看 socks5 代理情况 $ git config --get --global http.proxy $ git config --get --global https.proxy $ git config --get --global http.proxy socks5 $ git config --get --global https.proxy socks5 # 取消 http 或 socks 代理 $ git config --system (或 --global 或 --local) --unset http.proxy eg: $ git config --global --unset http.proxy $ git config --global --unset https.proxy三、增加/删除文件# 添加指定文件到暂存区 $ git add [file1] [file2] ... # 添加指定目录到暂存区,包括子目录 $ git add [dir] # 添加当前目录的所有文件到暂存区 $ git add . # 添加每个变化前,都会要求确认 # 对于同一个文件的多处变化,可以实现分次提交 $ git add -p # 删除工作区文件,并且将这次删除放入暂存区 $ git rm [file1] [file2] ... # 停止追踪指定文件,但该文件会保留在工作区 $ git rm --cached [file1] # 改名文件,并且将这个改名放入暂存区 $ git mv [file-original] [file-renamed]四、代码提交# 提交暂存区到仓库区 $ git commit -m [message] # 提交暂存区的指定文件到仓库区 $ git commit [file1] [file2] ... -m [message] # 提交工作区自上次commit之后的变化,直接到仓库区 $ git commit -a # 提交时显示所有diff信息 $ git commit -v # 使用一次新的commit,替代上一次提交 # 如果代码没有任何新变化,则用来改写上一次commit的提交信息 $ git commit --amend -m [message] # 重做上一次commit,并包括指定文件的新变化 $ git commit --amend [file1] [file2] ...五、分支# 列出所有本地分支 $ git branch # 列出所有远程分支 $ git branch -r # 列出所有本地分支和远程分支 $ git branch -a # 新建一个分支,但依然停留在当前分支 $ git branch [branch-name] # 新建一个分支,并切换到该分支 $ git checkout -b [branch] git checkout -b appoint_box(别名) origin/feature/20181128_1491627_appoint_box_1(分支名) # 新建一个分支,指向指定commit $ git branch [branch] [commit] # 新建一个分支,与指定的远程分支建立追踪关系 $ git branch --track [branch] [remote-branch] # 切换到指定分支,并更新工作区 $ git checkout [branch-name] # 切换到上一个分支 $ git checkout - # 建立追踪关系,在现有分支与指定的远程分支之间 $ git branch --set-upstream [branch] [remote-branch] # 合并指定分支到当前分支 $ git merge [branch] # 选择一个commit,合并进当前分支 $ git cherry-pick [commit] # 删除分支 $ git branch -d [branch-name] # 删除远程分支 $ git push origin --delete [branch-name] $ git branch -dr [remote/branch]六、标签# 列出所有tag $ git tag # 新建一个tag在当前commit $ git tag [tag] # 新建一个tag在指定commit $ git tag [tag] [commit] # 删除本地tag $ git tag -d [tag] # 删除远程tag $ git push origin :refs/tags/[tagName] # 查看tag信息 $ git show [tag] # 提交指定tag $ git push [remote] [tag] # 提交所有tag $ git push [remote] --tags # 新建一个分支,指向某个tag $ git checkout -b [branch] [tag]七、查看信息# 显示有变更的文件 $ git status # 显示当前分支的版本历史 $ git log # 显示commit历史,以及每次commit发生变更的文件 $ git log --stat # 搜索提交历史,根据关键词 $ git log -S [keyword] # 显示某个commit之后的所有变动,每个commit占据一行 $ git log [tag] HEAD --pretty=format:%s # 显示某个commit之后的所有变动,其"提交说明"必须符合搜索条件 $ git log [tag] HEAD --grep feature # 显示某个文件的版本历史,包括文件改名 $ git log --follow [file1] $ git whatchanged [file1] # 显示指定文件相关的每一次diff $ git log -p [file1] # 显示过去5次提交 $ git log -5 --pretty --oneline # 显示所有提交过的用户,按提交次数排序 $ git shortlog -sn # 显示指定文件是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修改过 $ git blame [file1] # 显示暂存区和工作区的代码差异 $ git diff # 显示暂存区和上一个commit的差异 $ git diff --cached [file1] # 显示工作区与当前分支最新commit之间的差异 $ git diff HEAD # 显示两次提交之间的差异 $ git diff [first-branch]...[second-branch] # 显示今天你写了多少行代码 $ git diff --shortstat "@{0 day ago}" # 显示某次提交的元数据和内容变化 $ git show [commit] # 显示某次提交发生变化的文件 $ git show --name-only [commit] # 显示某次提交时,某个文件的内容 $ git show [commit]:[filename] # 显示当前分支的最近几次提交 $ git reflog 可以得到cimmit id # 从本地master拉取代码更新当前分支:branch 一般为master $ git rebase [branch]八、远程同步$ git remote update --更新远程仓储 # 下载远程仓库的所有变动 $ git fetch [remote] # 显示所有远程仓库 $ git remote -v # 显示某个远程仓库的信息 $ git remote show [remote] # 增加一个新的远程仓库,并命名 $ git remote add [shortname] [url1] # 取回远程仓库的变化,并与本地分支合并 $ git pull [remote] [branch] # 上传本地指定分支到远程仓库 $ git push [remote] [branch] # 强行推送当前分支到远程仓库,即使有冲突 $ git push [remote] --force # 推送所有分支到远程仓库 $ git push [remote] --all九、撤销# 恢复暂存区的指定文件到工作区 $ git checkout [file1] # 恢复某个commit的指定文件到暂存区和工作区 $ git checkout [commit] [file1] # 恢复暂存区的所有文件到工作区 $ git checkout . # 重置暂存区的指定文件,与上一次commit保持一致,但工作区不变 $ git reset [file1] # 重置暂存区与工作区,与上一次commit保持一致 $ git reset --hard # 重置当前分支的指针为指定commit,同时重置暂存区,但工作区不变 $ git reset [commit] # 重置当前分支的HEAD为指定commit,同时重置暂存区和工作区,与指定commit一致 $ git reset --hard [commit] # 重置当前HEAD为指定commit,但保持暂存区和工作区不变 $ git reset --keep [commit] # 新建一个commit,用来撤销指定commit # 后者的所有变化都将被前者抵消,并且应用到当前分支 $ git revert [commit] # 暂时将未提交的变化移除,稍后再移入 $ git stash $ git stash pop十、其他# 生成一个可供发布的压缩包 $ git archive 上传本地项目到远程仓库 1、(先进入项目文件夹)通过命令 git init 把这个目录变成git可以管理的仓库 git init 2、把文件添加到版本库中,使用命令 git add .添加到暂存区里面去,不要忘记后面的小数点“.”,意为添加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 git add . 3、用命令 git commit告诉Git,把文件提交到仓库。引号内为提交说明 git commit -m 'first commit' 4、关联到远程库 git remote add origin 你的远程库地址 如: git remote add origin https://github.com/githubusername/demo.git 5、获取远程库与本地同步合并(如果远程库不为空必须做这一步,否则后面的提交会失败) git pull --rebase origin master 6、把本地库的内容推送到远程,使用 git push命令,实际上是把当前分支master推送到远程。执行此命令后会要求输入用户名、密码,验证通过后即开始上传。 git push -u origin master 7、状态查询命令 git statusfetch vs pullgit fetch是将远程主机的最新内容拉到本地,用户在检查了以后决定是否合并到工作本机分支中。而git pull 则是将远程主机的最新内容拉下来后直接合并,即:git pull = git fetch + git merge,这样可能会产生冲突,需要手动解决。
2021年05月31日
139 阅读
0 评论
2021-05-27
Java 基础类型互相转换
Java 基础类型互相转换,int,String 转Integer、String 转Integer、String、Integer转为int、Integer转换为float, double, long、所有类型转String
2021年05月27日
122 阅读
2 评论
2021-05-23
SpringBoot yml配置文件注入List和Map
SpringBoot 在yml配置文件注入List和Map,可动态修改,方便快速。
2021年05月23日
224 阅读
0 评论
2021-05-21
Java Map中forEach小结
HashMapHashMap 继承于AbstractMap,实现了Map、Cloneable、java.io.Serializable接口。AbstractMap实现了Map接口,Map接口里面有一个forEach方法。官方解释对此映射中的每个条目执行给定操作,直到所有条目已处理或操作引发异常。除非由实现类指定,操作将在入口集迭代的顺序(如果指定了迭代顺序)。操作引发的异常将中继到调用方。解读使用了try catch 抛出的异常为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标示在线程并发进行读写的时候会出现异常,即,不支持并发操作。使用方法Map<Object, Object> map = new HashMap<>(); map.put("name", "xiaose"); map.put("gender", "男"); map.put("phone", "18888888888"); map.put(null, null); //1.Map的迭代 // 通用的Map迭代方式 System.out.println("==============Map的迭代======================"); for (Map.Entry<Object, Object> entry : map.entrySet()) { System.out.println(entry.getKey() + ":" + entry.getValue()); } System.out.println("===================================="); // JDK8的迭代方式 map.forEach((key, value) -> { System.out.println(key + ":" + value); });输出内容==============Map的迭代====================== null:null gender:男 phone:18888888888 name:xiaose ==================================== null:null gender:男 phone:18888888888 name:xiaose
2021年05月21日
159 阅读
0 评论
2021-04-29
Linux打包压缩
打包成tar.gz格式压缩包# tar -zcvf test.tar.gz /test解压tar.gz格式压缩包# tar zxvf test.tar.gz打包成tar.bz2格式压缩包# tar -jcvf test.tar.bz2 /test解压tar.bz2格式的压缩包# tar jxvf test.tar.bz2压缩成zip格式# zip -q -r renwolesshel.zip renwolesshel/解压zip格式的压缩包# unzip test.zip //防止中文乱码 # unzip -O CP936 test.zip
2021年04月29日
161 阅读
0 评论
2021-04-28
Docker容器进入的4种方式
在使用Docker创建了容器之后,大家比较关心的就是如何进入该容器了,其实进入Docker容器有好几多种方式,这里我们就讲一下常用的几种进入Docker容器的方法。进入Docker容器比较常见的几种做法如下:使用docker attach使用SSH使用nsenter使用exec一、使用docker attach进入Docker容器Docker提供了attach命令来进入Docker容器。接下来我们创建一个守护态的Docker容器,然后使用docker attach命令进入该容器。sudo docker run -itd ubuntu:14.04 /bin/bash然后我们使用docker ps查看到该容器信息,接下来就使用docker attach进入该容器sudo docker attach 44fc0f0582d9 可以看到我们已经进入到该容器中了。 但在,使用该命令有一个问题。当多个窗口同时使用该命令进入该容器时,所有的窗口都会同步显示。如果有一个窗口阻塞了,那么其他窗口也无法再进行操作。因为这个原因,所以docker attach命令不太适合于生产环境,平时自己开发应用时可以使用该命令。二、使用SSH进入Docker容器在生产环境中排除了使用docker attach命令进入容器之后,相信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ssh。在镜像(或容器)中安装SSH Server,这样就能保证多人进入容器且相互之间不受干扰了,相信大家在当前的生产环境中(没有使用Docker的情况)也是这样做的。但是使用了Docker容器之后不建议使用ssh进入到Docker容器内。关于为什么不建议使用,请参考如下文章:为什么不需要在 Docker 容器中运行 sshd三、使用nsenter进入Docker容器在上面两种方式都不适合的情况下,还有一种比较方便的方法,即使用nsenter进入Docker容器。关于什么是nsenter请参考如下文章:https://github.com/jpetazzo/nsenter在了解了什么是nsenter之后,系统默认将我们需要的nsenter安装到主机中,如果没有安装的话,按下面步骤安装即可(注意是主机而非容器或镜像)具体的安装命令如下:$ wget https://www.kernel.org/pub/linux/utils/util-linux/v2.24/util-linux-2.24.tar.gz $ tar -xzvf util-linux-2.24.tar.gz $ cd util-linux-2.24/ $ ./configure --without-ncurses $ make nsenter $ sudo cp nsenter /usr/local/bin 安装好nsenter之后可以查看一下该命令的使用。nsenter可以访问另一个进程的名称空间。所以为了连接到某个容器我们还需要获取该容器的第一个进程的PID。可以使用docker inspect命令来拿到该PID。docker inspect命令使用如下:sudo docker inspect --help inspect命令可以分层级显示一个镜像或容器的信息。比如我们当前有一个正在运行的容器。可以使用docker inspect来查看该容器的详细信息。$ sudo docker inspect 44fc0f0582d9 由其该信息非常多,此处只截取了其中一部分进行展示。如果要显示该容器第一个进行的PID可以使用如下方式$ sudo docker inspect -f {{.State.Pid}} 44fc0f0582d9在拿到该进程PID之后我们就可以使用nsenter命令访问该容器了。$ sudo nsenter --target 3326 --mount --uts --ipc --net --pid $ sudo nsenter --target 3326 --mount --uts --ipc --net --pid 其中的3326即刚才拿到的进程的PID当然,如果你认为每次都输入那么多参数太麻烦的话,网上也有许多做好的脚本供大家使用。地址如下:http://yeasy.gitbooks.io/docker_practice/content/container/enter.htmlhttp://www.tuicool.com/articles/eYnUBrR四、使用docker exec进入Docker容器除了上面几种做法之外,docker在1.3.X版本之后还提供了一个新的命令exec用于进入容器,这种方式相对更简单一些,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该命令的使用:$ sudo docker exec --help 接下来我们使用该命令进入一个已经在运行的容器$ sudo docker ps $ sudo docker exec -it 775c7c9ee1e1 /bin/bash 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xhyan/p/6593075.html
2021年04月28日
167 阅读
0 评论
1
2